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
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
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
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
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
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
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
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
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
此行颇自适,物外谁能牵。
弄棹白蘋里,挂帆飞鸟边。
落潮见孤屿,彻底观澄涟。
雁过湖上月,猿声峰际天。
群峰趋海峤,千里黛相连。
遥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圆。
昔闻智公隐,此地常安禅。
千载已如梦,一灯今尚传。
云龛闭遗影,石窟无人烟。
古寺暗乔木,春崖鸣细泉。
流尘既寂寞,缅想增婵娟。
山鸟怨庭树,门人思步莲。
夷犹怀永路,怅望临清川。
渔人来梦里,沙鸥飞眼前。
独游岂易惬,群动多相缠。
羡尔五湖夜,往来闲扣舷。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东林问逋客的禅修生活的诗歌。诗人描绘了一个文人的隐居生活,他在寻找自己内心中的平静和智慧。诗人追求良心已久,鬓发苍然,调啸放疏,形骸如弃捐。他写下了满腹万卷书籍,却过着远离尘嚣、纵情山水的生活。他不为名利所动,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闲倚藜杖,常醉松花,自认为已经达到物外境界。 诗人在东林问逋客的环境中漫游,在山水之间的颠簸中,体验着自我归属感和宁静的喜悦。他看到了孤屿、湖面上的月影、峰间猿声、群峰和海峤,这些景象让他更加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同时,他也思考着佛学与禅修,并想起了昔日智公的隐幽之地。 整个诗的意境是一个文人深入大自然,享受其静谧和壮美,用禅修的方式体验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背诵
-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东林问逋客的禅修生活的诗歌。诗人描绘了一个文人的隐居生活,他在寻找自己内心中的平静和智慧。诗人追求良心已…展开这首诗是一首描述东林问逋客的禅修生活的诗歌。诗人描绘了一个文人的隐居生活,他在寻找自己内心中的平静和智慧。诗人追求良心已久,鬓发苍然,调啸放疏,形骸如弃捐。他写下了满腹万卷书籍,却过着远离尘嚣、纵情山水的生活。他不为名利所动,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闲倚藜杖,常醉松花,自认为已经达到物外境界。 诗人在东林问逋客的环境中漫游,在山水之间的颠簸中,体验着自我归属感和宁静的喜悦。他看到了孤屿、湖面上的月影、峰间猿声、群峰和海峤,这些景象让他更加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同时,他也思考着佛学与禅修,并想起了昔日智公的隐幽之地。 整个诗的意境是一个文人深入大自然,享受其静谧和壮美,用禅修的方式体验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折叠 - 刘长卿 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肃宗至德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与杜甫同时,比元结、顾况年长十余岁,但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唐前期。他的诗内容较丰…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原文,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翻译,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赏析,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阅读答案,出自刘长卿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14570.html
诗词类别
刘长卿的诗词
- 《送邵州判官往南(一作皇甫冉诗)》
- 《山鸲鹆歌(一作韦应物诗)》
-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 《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 《送郭六侍从之武陵郡》
- 《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
- 《送李侍御贬鄱阳》
- 《得遇入京》
-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