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北固亭
- 淡烟横,层雾敛。
胜概分雄占。
月下鸣榔,风急怒涛豋.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
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
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
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
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
历历数、西州更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景象,描绘了一个人在观赏自然美景和回顾历史时的感受和心情。 第一句“淡烟横,层雾敛”,形容着远处山水的模糊和朦胧,给人以神秘感和遐想。第二句“胜概分雄占”,用“胜概”来形容山水之胜,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第三、四句“月下鸣榔,风急怒涛豋.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月下鸣榔可能是比喻战争的声音,而“风急怒涛”则暗示战争的残酷和惊险。关河的清愁,则体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忧虑。 接下来的“正霜鬓、秋风尘染。漫登览。”表达了作者岁月的沉淀和阅历的积累,同时也展现了他静心观赏自然和回忆历史的态度。 最后几句“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则表现了作者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关注。他不仅将自然和历史相结合,而且体现了对祖国未来的信心和期望。
- 背诵
-
祝英台近·北固亭注释
【古往今来】自古至今。晋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唐李颀《古行路难》诗:“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想古往今来,多少功臣名将,谁不出於贫寒碌碌之中。”《红楼梦》第四二回:“虽然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听见的,都经验过了。”郭小川《乡村大道》诗:“古往今来的旅人哟,谁不受够了它们的颠簸!”…展开【古往今来】自古至今。晋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唐李颀《古行路难》诗:“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想古往今来,多少功臣名将,谁不出於贫寒碌碌之中。”《红楼梦》第四二回:“虽然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听见的,都经验过了。”郭小川《乡村大道》诗:“古往今来的旅人哟,谁不受够了它们的颠簸!”折叠祝英台近·北固亭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景象,描绘了一个人在观赏自然美景和回顾历史时的感受和心情。 第一句“淡烟横,层雾敛”,形容着远处山水的…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种景象,描绘了一个人在观赏自然美景和回顾历史时的感受和心情。 第一句“淡烟横,层雾敛”,形容着远处山水的模糊和朦胧,给人以神秘感和遐想。第二句“胜概分雄占”,用“胜概”来形容山水之胜,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第三、四句“月下鸣榔,风急怒涛豋.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月下鸣榔可能是比喻战争的声音,而“风急怒涛”则暗示战争的残酷和惊险。关河的清愁,则体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忧虑。 接下来的“正霜鬓、秋风尘染。漫登览。”表达了作者岁月的沉淀和阅历的积累,同时也展现了他静心观赏自然和回忆历史的态度。 最后几句“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则表现了作者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关注。他不仅将自然和历史相结合,而且体现了对祖国未来的信心和期望。折叠 - 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祝英台近·北固亭原文,祝英台近·北固亭翻译,祝英台近·北固亭赏析,祝英台近·北固亭阅读答案,出自岳珂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89836.html
诗词类别
岳珂的诗词
- 《宫词一百首》
- 《渰中水浅舆从下水肩舟二首 其二》
- 《十二日诹吉受通议大夫告再书述怀二首》
- 《得閤门报以予班学士诏复赐衣带因怀初锡倏阅十年感恩纪事二首 其一》
- 《鄂忠武王书简帖赞》
- 《吴传朋》
- 《酬赵季茂遣饷松实鳗鮆柔鱼》
- 《中桥二首》
- 《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
- 《薛道祖鹁鸪帖赞》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