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粥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豆粥原文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虀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
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豆粥拼音解读
jūn jiàn tuó liú chē shé zhóu
gōng sūn cāng huáng fèng dòu zhōu
shī 湿 xīn zào liáo
hán dùn jiě liú wén shū
yòu jiàn jīn qiāo bīng cǎo chūn
zhàng xià pēng jiān jiē měi rén
píng dòu zhōu chuán
duō jiē ér bàn shí lún
gàn wèi jiě shēn
shēng xiàng chán xīn zuì
shēn xīn diān dǎo zhī
gèng shí rén jiān yǒu zhēn wèi
jiāng tóu qiān qǐng xuě
máo yán chū méi chén yān
duì chōng jīng guāng
shā píng zhǔ dòu ruǎn
lǎo shēn zhe chù
mài shū lái wèn dōng jiā zhù
tīng míng zhōu shú shí
péng tóu jūn jiā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述了古时候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贫瘠之苦,以及对真正的人情世态的深入领悟。 第一段描写了所见所闻中贫困的场景,蓬门穷巷、衣衫褴褛,甚至连吃饭的食物也是豆粥。第二段则是对比了在富裕家庭中的情景,处处美好,有烹饪美食的女子们,但是这种美好的生活却没有传承下去。第三段是诗人本身的感怀,他的生活没有着落,不得已只能到东家住宿,借着鸡鸣起床,继续漂泊的生活。最后一句则表达出了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希望能够像千顷雪色芦那样纯净,离开尘世的喧嚣。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豆粥注释

【石季伦】崇字季伦,以生活豪奢著称。后世诗文中每用以喻指富豪。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他为你,生小緑珠花月身,寻一个金谷綺罗里石季伦。”参见“石尉”。典…展开
【石季伦】崇字季伦,以生活豪奢著称。后世诗文中每用以喻指富豪。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他为你,生小緑珠花月身,寻一个金谷綺罗里石季伦。”参见“石尉”。典折叠

豆粥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述了古时候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贫瘠之苦,以及…展开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述了古时候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贫瘠之苦,以及对真正的人情世态的深入领悟。 第一段描写了所见所闻中贫困的场景,蓬门穷巷、衣衫褴褛,甚至连吃饭的食物也是豆粥。第二段则是对比了在富裕家庭中的情景,处处美好,有烹饪美食的女子们,但是这种美好的生活却没有传承下去。第三段是诗人本身的感怀,他的生活没有着落,不得已只能到东家住宿,借着鸡鸣起床,继续漂泊的生活。最后一句则表达出了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希望能够像千顷雪色芦那样纯净,离开尘世的喧嚣。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豆粥原文,豆粥翻译,豆粥赏析,豆粥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5108.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