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原文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楼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更茫然。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拼音解读
bǎi zhòng duī àn chè shēn xián
qiū shēng duì mián
chuáng xià xuě shuāng qīn yuè
zhěn zhōng qín zhù luò jiē quán
shì wèi cháng yīng biàn
shān lóu lǎo jiàn biàn 便
wéi yǒu mǐn nóng xīn shàng zài
zhàn yún hàn gèng máng r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农民的同情。他身处在一间山楼中,堆满了厚重的文件,但他却感到无聊和空虚。床下凝结着霜雪,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把房间映得更加清冷。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听到了秋叶落地的声音,也听到了枕头旁边琴弦的声响和阶梯上流水的声音。 尽管诗人感到生活的崎岖和世态的险恶,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注。他相信只有通过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真正体味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他不愿意被琐碎的事物所困扰,而是起身欣赏云海之上的美景,让思绪在茫茫云汉之间飘荡。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注释

【一叶秋】见“一叶知秋”。…展开
【一叶秋】见“一叶知秋”。折叠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农民的同情。他身处在一间山楼中,堆满了厚重的文件,但他却感到无聊和空虚。床下凝结着霜…展开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农民的同情。他身处在一间山楼中,堆满了厚重的文件,但他却感到无聊和空虚。床下凝结着霜雪,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把房间映得更加清冷。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听到了秋叶落地的声音,也听到了枕头旁边琴弦的声响和阶梯上流水的声音。 尽管诗人感到生活的崎岖和世态的险恶,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注。他相信只有通过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真正体味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他不愿意被琐碎的事物所困扰,而是起身欣赏云海之上的美景,让思绪在茫茫云汉之间飘荡。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原文,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翻译,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赏析,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5836.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