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原文
边城岁暮多风雪,强压春醪与君别。
玉帐夜谈霜月苦,铁骑晓出水河裂。
断蓬飞叶卷黄沙,只有千林{髻下吉换蒙}松花。
应为王孙朝上国,珠幢玉节与排衙。
左援公孝右孟博,我居其间啸且诺。
仆夫为我催归来,要与北海春水争先回。
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拼音解读
biān chéng suì duō fēng xuě
qiáng chūn láo jūn bié
zhàng tán shuāng yuè
tiě xiǎo chū shuǐ liè
duàn péng fēi juàn huáng shā
zhī yǒu qiān lín { { xià huàn méng } } sōng huā
yīng wéi wáng sūn cháo shàng guó
zhū zhuàng jiē pái
zuǒ yuán gōng xiào yòu mèng
jiān xiào qiě nuò
wéi cuī guī lái
yào běi hǎi chūn shuǐ zhēng xiān hu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通过描绘岁末冬季的边城景象,表现了离别时的悲壮情感。诗人与君子别离之际,即使强压心底的离愁,也难免惆怅。夜晚在玉帐中谈论,看到窗外霜月皎洁,倍感辛酸。 第二联是战争场景的描写,形容铁骑越过水河裂而出,显得威武不可侵犯。第三联反映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断蓬飞叶卷黄沙,唯有松花依旧红艳,寓意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两联则预示着将来的前途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可能指望能成为国家重臣或官员,并享有荣耀和尊严。并表示身处其中,义无反顾,左右皆有贤才相助,自己奋斗不懈,承担责任,要飞速返回北海春水之地。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诗意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岁末冬季的边城景象,表现了离别时的悲壮情感。诗人与君子别离之际,即使强压心底的离愁,也难免惆怅。夜晚在玉帐…展开
这首诗通过描绘岁末冬季的边城景象,表现了离别时的悲壮情感。诗人与君子别离之际,即使强压心底的离愁,也难免惆怅。夜晚在玉帐中谈论,看到窗外霜月皎洁,倍感辛酸。 第二联是战争场景的描写,形容铁骑越过水河裂而出,显得威武不可侵犯。第三联反映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断蓬飞叶卷黄沙,唯有松花依旧红艳,寓意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两联则预示着将来的前途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可能指望能成为国家重臣或官员,并享有荣耀和尊严。并表示身处其中,义无反顾,左右皆有贤才相助,自己奋斗不懈,承担责任,要飞速返回北海春水之地。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原文,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翻译,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赏析,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6308.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