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岙食藕

作者:戴表元      朝代:宋朝
蔡岙食藕原文
地逢平处亦萦回,不是逃兵底肯来。
坡上一祠犹姓蔡,山前当路尽通台。
高岩童去收桐子,邻县人过问藕栽。
忽见深衣老儒者,清时不信少遗材。
蔡岙食藕拼音解读
féng píng chù yíng huí
shì táo bīng kěn lái
shàng yóu xìng cài
shān qián dāng jìn tōng tái
gāo yán tóng shōu tóng
lín xiàn rén guò wèn ǒu zāi
jiàn shēn lǎo zhě
qīng shí xìn shǎo c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感受。 第一句“地逢平处亦萦回,不是逃兵底肯来”,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平凡之地,但仍不愿意像逃兵一样逃避现实。 第二句“坡上一祠犹姓蔡,山前当路尽通台”,提到了一座祠堂,姓蔡,也许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同时,作者也感慨这座祠堂的位置得天独厚,位于通往山顶的路口,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 第三句“高岩童去收桐子,邻县人过问藕栽”,描写了当地的风物、景色和农村生活。高岩指的是一个地方,童子在采摘桐子,而邻县的人则关心藕的种植情况。 最后一句“忽见深衣老儒者,清时不信少遗材”,作者在游历途中遇到了一位身穿深衣的老儒,他显然是一位有着丰富知识和才华的人。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出对人才的敬重和对“清”时代文化的向往。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蔡岙食藕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感受。 第一句“地逢平处亦萦回,不是逃兵底肯来”,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平凡之地,但…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感受。 第一句“地逢平处亦萦回,不是逃兵底肯来”,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平凡之地,但仍不愿意像逃兵一样逃避现实。 第二句“坡上一祠犹姓蔡,山前当路尽通台”,提到了一座祠堂,姓蔡,也许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同时,作者也感慨这座祠堂的位置得天独厚,位于通往山顶的路口,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 第三句“高岩童去收桐子,邻县人过问藕栽”,描写了当地的风物、景色和农村生活。高岩指的是一个地方,童子在采摘桐子,而邻县的人则关心藕的种植情况。 最后一句“忽见深衣老儒者,清时不信少遗材”,作者在游历途中遇到了一位身穿深衣的老儒,他显然是一位有着丰富知识和才华的人。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出对人才的敬重和对“清”时代文化的向往。折叠

作者介绍

戴表元 戴表元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详情

蔡岙食藕原文,蔡岙食藕翻译,蔡岙食藕赏析,蔡岙食藕阅读答案,出自戴表元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66840.html

诗词类别

戴表元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