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氏一砚斋
- 中山王之琢,南京有四园。其东傍青溪,一曲流潺湲。
秦淮窈窕通,钓鱼来至尊。至今濯锦塘,御气生朝暾。
左右多居人,蒲荷接市门。罂粟与文无,一一含旧恩。
我将携妻孥,于此开层轩。为怜有吴君,掌故相讨论。
呜咽成春秋,纪亡不纪存。君言有玉砚,吐辞如春温。
将输仁爱思,与我同晨昏。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京游玩的情景。他来到了南京的四个园林中的一个,位于青溪旁边,那里有一条潺潺流水。秦淮河也连接着这个园子,可以看到人们钓鱼。即使到现在,仍然可以看到锦塘,它散发出皇家气息,在朝阳下显得非常美丽。 在这个园子里,有许多人居住,门前有蒲荷,还有市场。在这里,作者品尝到了各种美味的食物和享受旧友的待遇。 最后,作者决定带着家人来到这个园子中开设层轩,并邀请了一个名为吴君的旧友来一起讨论政治和历史问题。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谊、家庭以及文化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的思考与关注。
- 背诵
-
题吴氏一砚斋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京游玩的情景。他来到了南京的四个园林中的一个,位于青溪旁边,那里有一条潺潺流水。秦淮河也连接着这个园…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京游玩的情景。他来到了南京的四个园林中的一个,位于青溪旁边,那里有一条潺潺流水。秦淮河也连接着这个园子,可以看到人们钓鱼。即使到现在,仍然可以看到锦塘,它散发出皇家气息,在朝阳下显得非常美丽。 在这个园子里,有许多人居住,门前有蒲荷,还有市场。在这里,作者品尝到了各种美味的食物和享受旧友的待遇。 最后,作者决定带着家人来到这个园子中开设层轩,并邀请了一个名为吴君的旧友来一起讨论政治和历史问题。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谊、家庭以及文化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的思考与关注。折叠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题吴氏一砚斋原文,题吴氏一砚斋翻译,题吴氏一砚斋赏析,题吴氏一砚斋阅读答案,出自屈大均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07041.html
诗词类别
屈大均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