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贞常以善斲琴遇知,琴成奏之,称旨,题其琴曰天历正音。国子监蓝信之徵予言二首 其一

作者:刘鹗      朝代:清朝
赵贞常以善斲琴遇知,琴成奏之,称旨,题其琴曰天历正音。国子监蓝信之徵予言二首 其一原文
唐虞不可作,大雅何寥寥!居然正始音,洋溢天历朝。
一鼓声气和,再鼓阴阳调。令我乐忘味,彷佛齐闻韶。
峄阳多孤桐,因得备采樵。愿言圣明世,勿弃爨下焦。
赵贞常以善斲琴遇知,琴成奏之,称旨,题其琴曰天历正音。国子监蓝信之徵予言二首 其一拼音解读
táng zuò
liáo liáo
rán zhèng shǐ yīn
yáng tiān cháo
shēng
zài yīn yáng diào
lìng wàng wèi
páng wén sháo
yáng duō tóng
yīn bèi cǎi qiáo
yuàn yán shèng míng shì
cuàn xià jiā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感遇十二首·其一》中的第七首,作者是唐代诗人张九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正始音”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对祖先文化的敬仰。 首句“唐虞不可作,大雅何寥寥!”表示张九龄认为唐虞时期的音乐已经失传,而后世的音乐作品则显得无足轻重。接下来两句“居然正始音,洋溢天历朝。一鼓声气和,再鼓阴阳调。”描述了正始音的优美和高贵,同时也展现了它所具有的法律、礼仪、哲学等方面的深刻内涵。 在第三、四句中,“峄阳多孤桐,因得备采樵。”表明作者在采集柴火时得到灵感,心中渴望追求更高尚的文化和道德境界,“愿言圣明世,勿弃爨下焦。”表达了他对未来社会的期许,希望这种高雅的文化能够继承下去,不被玷污和遗忘。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赵贞常以善斲琴遇知,琴成奏之,称旨,题其琴曰天历正音。国子监蓝信之徵予言二首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感遇十二首·其一》中的第七首,作者是唐代诗人张九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正始音”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对祖先文化的敬…展开
这首诗是《感遇十二首·其一》中的第七首,作者是唐代诗人张九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正始音”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对祖先文化的敬仰。 首句“唐虞不可作,大雅何寥寥!”表示张九龄认为唐虞时期的音乐已经失传,而后世的音乐作品则显得无足轻重。接下来两句“居然正始音,洋溢天历朝。一鼓声气和,再鼓阴阳调。”描述了正始音的优美和高贵,同时也展现了它所具有的法律、礼仪、哲学等方面的深刻内涵。 在第三、四句中,“峄阳多孤桐,因得备采樵。”表明作者在采集柴火时得到灵感,心中渴望追求更高尚的文化和道德境界,“愿言圣明世,勿弃爨下焦。”表达了他对未来社会的期许,希望这种高雅的文化能够继承下去,不被玷污和遗忘。折叠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详情

赵贞常以善斲琴遇知,琴成奏之,称旨,题其琴曰天历正音。国子监蓝信之徵予言二首 其一原文,赵贞常以善斲琴遇知,琴成奏之,称旨,题其琴曰天历正音。国子监蓝信之徵予言二首 其一翻译,赵贞常以善斲琴遇知,琴成奏之,称旨,题其琴曰天历正音。国子监蓝信之徵予言二首 其一赏析,赵贞常以善斲琴遇知,琴成奏之,称旨,题其琴曰天历正音。国子监蓝信之徵予言二首 其一阅读答案,出自刘鹗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23660.html

诗词类别

刘鹗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