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锡入天台

出自唐朝李端的《赠衡岳隐禅师
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
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
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
赠衡岳隐禅师拼音解读
jiù zhù héng zhōu
suí yuán ǒu běi lái
chán shān xuě xià
cháo zhú mén kāi
bàn chuán chū jìn
qún shēng wèi huí
wéi dāng qiáo zhě
zhàng tiān t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禅师的生活场景。他曾经住在衡州寺,但是随着缘分的安排,他来到北方。在夜晚冥想时,雪花落下来,清凉宁静的雪景深深地吸引了他的注意。第二天早上,当他听到有人来到门外时,他打开了竹门,发现是一些信众前来拜访。 那些信众听了禅师的教诲并领受了半偈,然而还未完全理解禅宗的真谛。只有在与一个切实修行的樵夫交流时,禅师才感觉到心中的平静与满足。最后他提起锄头和行李,徒步进入了天台山,去继续寻找自己内心的道路。整首诗强调了一个人的修行需要依靠自己的心灵、信仰和自我探索,而非外界的干扰和干预。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赠衡岳隐禅师注释

【相思树】相传为战国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载,宋康王舍人韩凭妻何氏貌美,康王夺之,并囚凭。凭自杀,何投台而死,遗书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两坟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常栖树上,交颈悲鸣。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后因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唐王建《春词》:“庭中并种相思树,夜夜还栖双凤凰。”唐黄损《鹧鸪》诗:“而今世上多离别,莫向相思树下啼。”…展开
【相思树】相传为战国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载,宋康王舍人韩凭妻何氏貌美,康王夺之,并囚凭。凭自杀,何投台而死,遗书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两坟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常栖树上,交颈悲鸣。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后因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唐王建《春词》:“庭中并种相思树,夜夜还栖双凤凰。”唐黄损《鹧鸪》诗:“而今世上多离别,莫向相思树下啼。”折叠

赠衡岳隐禅师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禅师的生活场景。他曾经住在衡州寺,但是随着缘分的安排,他来到北方。在夜晚冥想时,雪花落下来,清凉宁静的…展开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禅师的生活场景。他曾经住在衡州寺,但是随着缘分的安排,他来到北方。在夜晚冥想时,雪花落下来,清凉宁静的雪景深深地吸引了他的注意。第二天早上,当他听到有人来到门外时,他打开了竹门,发现是一些信众前来拜访。 那些信众听了禅师的教诲并领受了半偈,然而还未完全理解禅宗的真谛。只有在与一个切实修行的樵夫交流时,禅师才感觉到心中的平静与满足。最后他提起锄头和行李,徒步进入了天台山,去继续寻找自己内心的道路。整首诗强调了一个人的修行需要依靠自己的心灵、信仰和自我探索,而非外界的干扰和干预。折叠

作者介绍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9380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