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大路多尘土

出自宋朝苏辙的《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
城南高楼出乔木,下有方塘秋水足。
新霜未变草木鲜,晚日旋催梨枣熟。
雨荒松菊半榛莽,风老菰蒲初瑟缩。
门前大路多尘土,日中过客无留毂。
开门却扫如有待,下马升堂真不速。
劝我一振衣上黄,临风共倒樽中渌。
肴蔬草草意不尽,丝竹泠泠暗相属。
琳宫仙伯自闲暇,幕府粗官苦烦促。
晚衙簿领当及期,後堂车辖要须漉。
令人更愧东宫师,眷恋溪山弃华屋。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拼音解读
chéng nán gāo lóu chū qiáo
xià yǒu fāng táng qiū shuǐ
xīn shuāng wèi biàn cǎo xiān
wǎn xuán cuī zǎo shú
huāng sōng bàn zhēn mǎng
fēng lǎo chū suō
mén qián duō chén
zhōng guò liú
kāi mén què sǎo yǒu dài
xià shēng táng zhēn
quàn zhèn shàng huáng
lín fēng gòng dǎo zūn zhōng
yáo shū cǎo cǎo jìn
zhú líng líng àn xiàng shǔ
lín gōng xiān xián xiá
guān fán
wǎn 簿 lǐng dāng
hòu táng chē xiá yào
lìng rén gèng kuì dōng gōng shī
juàn liàn shān huá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城南高楼,底下是方塘秋水潭的景象。虽然已经是秋天了,但新霜还没有改变草木的颜色,而晚日的到来却在催促着梨枣变得更加成熟。 雨季过后,松树和菊花凋零了一半,而风老了,使得菰蒲也开始缩回原地。门前的大路上布满了尘土,日中过往的客人连马车毂子都没有留下。 虽然进门就可以看到门口已经被扫得干干净净,但进门之后的堂屋显得真的那么不拘小节。作者劝说自己喝酒振奋精神,阳光下倒满酒杯,品尝着美食与美酒,感受着丝竹之声相互呼应。 琳宫里的仙伯自由自在,而幕府的粗官们却有苦恼和压力。晚上值班的官员也要按时上班,而后院的车辆和马匹需要清理和整理。 作者因此深感愧对东宫的师傅,追忆起自己曾经眷恋的溪山和离开的华屋。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城南高楼,底下是方塘秋水潭的景象。虽然已经是秋天了,但新霜还没有改变草木的颜色,而晚日的到来却在催促着梨…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城南高楼,底下是方塘秋水潭的景象。虽然已经是秋天了,但新霜还没有改变草木的颜色,而晚日的到来却在催促着梨枣变得更加成熟。 雨季过后,松树和菊花凋零了一半,而风老了,使得菰蒲也开始缩回原地。门前的大路上布满了尘土,日中过往的客人连马车毂子都没有留下。 虽然进门就可以看到门口已经被扫得干干净净,但进门之后的堂屋显得真的那么不拘小节。作者劝说自己喝酒振奋精神,阳光下倒满酒杯,品尝着美食与美酒,感受着丝竹之声相互呼应。 琳宫里的仙伯自由自在,而幕府的粗官们却有苦恼和压力。晚上值班的官员也要按时上班,而后院的车辆和马匹需要清理和整理。 作者因此深感愧对东宫的师傅,追忆起自己曾经眷恋的溪山和离开的华屋。折叠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535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