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风俗在俄顷

出自宋朝周密的《甲戌八月武康安吉水祸甚惨人畜田庐漂没殆尽赋苦雨行以纪一时之实
雷车推翻电车折,龙鬣劳劳滴清血。羲和愁抱赤乌眠,阳侯怒蹴秋潢裂。
风寒田火夜不明,桔槔椎鼓声彭彭。家家救田如救死,处处防陇如防城。
丁男冻馁弱女泣,今岁催苗如火急。一家命寄一田中,何敢辞劳叹沾湿。
四山湓涌地轴浮,潮声半夜移桃州。千家井邑类飘叶,啾啾赤子生鱼头。
大田积沙高数尺,南陌东阡了难识。死者沉湘魂莫招,生者无家归不得。
呼天不闻地不知,县官不恤将告谁。与其饥死在沟壑,不若漂死随蛟螭。
何人发廪讲荒政,笺天急救生民命。拯溺谁无孟氏心,裹饭空怜子桑病。
恭惟在位皆圣贤,等闲鍊石能补天。转移风俗在俄顷,不歌苦雨歌丰年。
甲戌八月武康安吉水祸甚惨人畜田庐漂没殆尽赋苦雨行以纪一时之实拼音解读
léi chē tuī fān diàn chē shé
lóng liè láo láo qīng xuè
chóu bào chì mián
yáng hóu qiū huáng liè
fēng hán tián huǒ míng
gāo zhuī shēng péng péng
jiā jiā jiù tián jiù
chù chù fáng lǒng fáng chéng
dīng nán dòng něi ruò
jīn suì cuī miáo huǒ
jiā mìng tián zhōng
gǎn láo tàn zhān shī 湿
shān pén yǒng zhóu
cháo shēng bàn táo zhōu
qiān jiā jǐng lèi piāo
jiū jiū chì shēng tóu
tián shā gāo shù chǐ
nán dōng qiān le nán shí
zhě chén xiāng hún zhāo
shēng zhě jiā guī
tiān wén zhī
xiàn guān jiāng gào shuí
zài gōu
ruò piāo suí jiāo chī
rén lǐn jiǎng huāng zhèng
jiān tiān jiù shēng mín mìng
zhěng shuí mèng shì xīn
guǒ fàn kōng lián sāng bìng
gōng wéi zài wèi jiē shèng xián
děng xián liàn shí néng tiān
zhuǎn fēng zài é qǐng
fēng n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社会农民在自然灾害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助感,以及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时的不力。诗中描绘了雷电交加、龙鬣滴血、风寒田火等各种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毁灭性影响,农民们为保护田地苗种而不惜付出巨大代价,但仍有许多人因灾难而失去家园和生命。 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悲剧全景深感痛心,呼吁政府和社会关注农民的困境,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农业生产和灾区人民的安全,避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人间浩劫。最后,作者希望能够通过转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实现灾难到丰年的转变,从而达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目标。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甲戌八月武康安吉水祸甚惨人畜田庐漂没殆尽赋苦雨行以纪一时之实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社会农民在自然灾害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助感,以及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时的不力。诗中描绘了雷电交加、龙鬣滴血、风…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社会农民在自然灾害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助感,以及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时的不力。诗中描绘了雷电交加、龙鬣滴血、风寒田火等各种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毁灭性影响,农民们为保护田地苗种而不惜付出巨大代价,但仍有许多人因灾难而失去家园和生命。 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悲剧全景深感痛心,呼吁政府和社会关注农民的困境,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农业生产和灾区人民的安全,避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人间浩劫。最后,作者希望能够通过转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实现灾难到丰年的转变,从而达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目标。折叠

作者介绍

周密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25985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