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以记物成形

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七
三光以记物成形,四时以裁成正位。雷风大山岳之响,寒暑通阴阳之气。
武功则六合攸同,文教则二仪经纬。有道则咸浴其德,好生则各繁其类。
白日经天中则移,明月横汉满而亏。能亏能缺既无为,虽盈虽满则不危。
开信义以为苑囿,立道德以为城池。周监二代所损益,郁郁乎文其可知。
庖牺之亲临佃渔,神农之躬秉耕稼。汤则救旱而忧勤,禹则正冠而无暇。
草上之风无不偃,君子之氓知可化。将欲比德于三皇,未始追踪于五霸。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七拼音解读
sān guāng chéng xíng
shí cái chéng zhèng wèi
léi fēng shān yuè zhī xiǎng
hán shǔ tōng yīn yáng zhī
gōng liù yōu tóng
wén jiāo èr jīng wěi
yǒu dào xián
hǎo shēng fán lèi
bái jīng tiān zhōng
míng yuè héng hàn mǎn ér kuī
néng kuī néng quē wéi
suī yíng suī mǎn wēi
kāi xìn wéi yuàn yòu
dào wéi chéng chí
zhōu jiān èr dài suǒ sǔn
wén zhī
páo zhī qīn lín diàn
shén nóng zhī gōng bǐng gēng jià
tāng jiù hàn ér yōu qín
zhèng guàn ér xiá
cǎo shàng zhī fēng yǎn
jūn zhī máng zhī huà
jiāng sān huáng
wèi shǐ zhuī z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自然为师:借助“三光”(日月星辰)、“四时”(春夏秋冬)等自然现象,来记录万物的形态和规律。 2. 尊重天地阴阳:强调雷风大山等自然力量的威严和阴阳的相互通达,认为只有了解并遵守天地规则,才能得到自然的庇护。 3. 教育和文化的作用:在武功和文教两方面,强调经验和学问的结合。文化需要继承二仪经纬之道,而武功则要兼顾内外修炼,推崇内功心法。 4. 道德和生命的尊重:强调道德的高度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爱惜生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5. 社会治理和领导者的责任:建立公正和平等的政体,设立苑囿和城池以维护秩序,同时强调领导者不仅要分配各项资源,更要关注人民的生计和幸福。 6. 君子的品德和行为:君子要有博大的胸怀,推崇功利和克己的品格,能够化解风波、影响他人,具有自我完善和社会贡献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道德、文化和政治深度的理想化社会形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七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自然为师:借助“三光”(日月星辰)、“四时…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自然为师:借助“三光”(日月星辰)、“四时”(春夏秋冬)等自然现象,来记录万物的形态和规律。 2. 尊重天地阴阳:强调雷风大山等自然力量的威严和阴阳的相互通达,认为只有了解并遵守天地规则,才能得到自然的庇护。 3. 教育和文化的作用:在武功和文教两方面,强调经验和学问的结合。文化需要继承二仪经纬之道,而武功则要兼顾内外修炼,推崇内功心法。 4. 道德和生命的尊重:强调道德的高度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爱惜生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5. 社会治理和领导者的责任:建立公正和平等的政体,设立苑囿和城池以维护秩序,同时强调领导者不仅要分配各项资源,更要关注人民的生计和幸福。 6. 君子的品德和行为:君子要有博大的胸怀,推崇功利和克己的品格,能够化解风波、影响他人,具有自我完善和社会贡献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道德、文化和政治深度的理想化社会形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折叠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6937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