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忘机

出自宋朝苏轼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拼音解读
yǒu qíng fēng wàn juàn cháo lái
qíng sòng cháo guī
wèn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西 xìng kǒu
xié huī
yòng liàng jīn
yǎng rén fēi
shuí dōng lǎo
bái shǒu wàng
西 西 pàn
zhèng shān hǎo chù
kōng cuì yān fēi
suàn shī rén xiàng
jūn
yuē nián dōng hái hǎi dào
yuàn xiè gōng zhì xiàng wéi
西 zhōu
yīng huí shǒu
wéi zh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钱塘江潮涌之壮美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前辈文化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身生命的领悟,提倡忘却尘世烦恼,追求不拘束的自由心态,抒发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推崇。最后,诗人以约定未来再次相聚的方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祝福。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赏析

词的上片  起势不凡,以钱塘江喻人世的聚散离合,充分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首二句表面上是写钱塘江潮水一涨一落,但一说“有情”,一说“无情”,此“无情”,不是指自然之风本乃无情之物,而是指已被人格化的有情之风,却绝情地送潮归去,毫不依恋。所以,“有情卷潮来”和“无情送潮归”,并列之中却以后者为主,这就突出了此词抒写离情的特定场景,而不是一般的咏潮之作,如他的《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词、《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着重渲染潮声和潮势,并不含有别种寓意。下面三句实为一个领字句,以“问”字领起。西兴,在钱塘江南,今杭州市对岸,萧山县治之西。“几度斜晖”,即多少次看到残阳落照中的钱塘潮呵!这里指与参寥多次同观潮景,颇堪纪念。“斜晖”,一则承上“潮归”,因落潮一般在傍晚时分,二则此景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往往是与离情结合在一起的特殊意象。此句以发问的形式,写出天上阳光的无情。地下潮水无情而归,天上夕阳无情而下,这是以天地和自然万物的无情,衬托人之有情。  “不用”以下四句,意谓面对社会人生的无情,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必须超凡脱俗,“白首忘机”,泯灭机心,无意功名,达到达观超旷、淡泊宁静的心境。这几句,带有作者深沉的人生感喟和强烈的哲理色彩,读来令人感慨。  从上片写钱塘江景,到下片写西湖湖景,南江北湖,都是记述他与参寥在杭的游赏活动。“春山”,一些较早的版本作“暮山”,或许别有所据,但从词境来看,不如“春山”为佳。前面写钱塘江时已用“斜晖”,此处再用“暮山”,不免有犯重之嫌;“空翠烟霏”正是春山风光,“暮山”,则要用“暝色暗淡”、“暮霭沉沉”之类的描写;此词作于元祐六年三月,恰为春季,特别叮咛“记取”当时春景,留作别后的追思,于情理亦较吻合。  “算诗人”两句  先写与参寥的相知之深。参寥诗名甚著,苏轼称赞他诗句清绝,可与林逋比肩。他的《子瞻席上令歌舞者求诗,戏以此赠》云“底事东山窈窕娘,不将幽梦嘱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妙趣横生,传诵一时。他与苏轼肝胆相照,友谊甚笃。早在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他专程从余杭前去拜访;苏轼被贬黄州时,他不远二千里,至黄与苏轼游从;此次苏轼守杭,他又到杭州卜居智果精舍;甚至在以后苏轼南迁岭海时,他还打算往访,苏轼去信力加劝阻才罢。这就难怪苏轼算来算去,像自己和参寥那样亲密无间、荣辱不渝的至友,在世上是不多见的了。如此志趣相投,正是归隐佳侣,转接下文。  结尾几句  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归隐山水的志趣,进一步抒写二人的友情。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词人借这一典故安慰友人:自己一定不会象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友恸哭于西州门下。…展开
词的上片  起势不凡,以钱塘江喻人世的聚散离合,充分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首二句表面上是写钱塘江潮水一涨一落,但一说“有情”,一说“无情”,此“无情”,不是指自然之风本乃无情之物,而是指已被人格化的有情之风,却绝情地送潮归去,毫不依恋。所以,“有情卷潮来”和“无情送潮归”,并列之中却以后者为主,这就突出了此词抒写离情的特定场景,而不是一般的咏潮之作,如他的《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词、《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着重渲染潮声和潮势,并不含有别种寓意。下面三句实为一个领字句,以“问”字领起。西兴,在钱塘江南,今杭州市对岸,萧山县治之西。“几度斜晖”,即多少次看到残阳落照中的钱塘潮呵!这里指与参寥多次同观潮景,颇堪纪念。“斜晖”,一则承上“潮归”,因落潮一般在傍晚时分,二则此景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往往是与离情结合在一起的特殊意象。此句以发问的形式,写出天上阳光的无情。地下潮水无情而归,天上夕阳无情而下,这是以天地和自然万物的无情,衬托人之有情。  “不用”以下四句,意谓面对社会人生的无情,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必须超凡脱俗,“白首忘机”,泯灭机心,无意功名,达到达观超旷、淡泊宁静的心境。这几句,带有作者深沉的人生感喟和强烈的哲理色彩,读来令人感慨。  从上片写钱塘江景,到下片写西湖湖景,南江北湖,都是记述他与参寥在杭的游赏活动。“春山”,一些较早的版本作“暮山”,或许别有所据,但从词境来看,不如“春山”为佳。前面写钱塘江时已用“斜晖”,此处再用“暮山”,不免有犯重之嫌;“空翠烟霏”正是春山风光,“暮山”,则要用“暝色暗淡”、“暮霭沉沉”之类的描写;此词作于元祐六年三月,恰为春季,特别叮咛“记取”当时春景,留作别后的追思,于情理亦较吻合。  “算诗人”两句  先写与参寥的相知之深。参寥诗名甚著,苏轼称赞他诗句清绝,可与林逋比肩。他的《子瞻席上令歌舞者求诗,戏以此赠》云“底事东山窈窕娘,不将幽梦嘱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妙趣横生,传诵一时。他与苏轼肝胆相照,友谊甚笃。早在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他专程从余杭前去拜访;苏轼被贬黄州时,他不远二千里,至黄与苏轼游从;此次苏轼守杭,他又到杭州卜居智果精舍;甚至在以后苏轼南迁岭海时,他还打算往访,苏轼去信力加劝阻才罢。这就难怪苏轼算来算去,像自己和参寥那样亲密无间、荣辱不渝的至友,在世上是不多见的了。如此志趣相投,正是归隐佳侣,转接下文。  结尾几句  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归隐山水的志趣,进一步抒写二人的友情。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词人借这一典故安慰友人:自己一定不会象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友恸哭于西州门下。折叠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注释

【钱塘江】亦作“钱唐江”。浙江的下游,称钱塘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三国吴韦昭注:“三江,吴江、钱唐江、浦阳江。”崔左夫《钱塘风雨》:“钱塘江的江水向上游奔涌着,江面越来越显得宽阔。”亦省作“钱塘”。唐李朝威《柳毅》:“寡人之爱弟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初,张公之行,赵元镇丞相以诗送之云:速宜浄埽妖氛了,来看钱塘八月潮。”漢【西州路】书·谢安传》:“羊曇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曇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羊昙,谢安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宋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西州路,且尽一杯看。”清查慎行《哭王右朝》诗之二:“东山便是西州路,欲学羊曇计转穷。”汉…展开
【钱塘江】亦作“钱唐江”。浙江的下游,称钱塘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三国吴韦昭注:“三江,吴江、钱唐江、浦阳江。”崔左夫《钱塘风雨》:“钱塘江的江水向上游奔涌着,江面越来越显得宽阔。”亦省作“钱塘”。唐李朝威《柳毅》:“寡人之爱弟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初,张公之行,赵元镇丞相以诗送之云:速宜浄埽妖氛了,来看钱塘八月潮。”漢【西州路】书·谢安传》:“羊曇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曇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羊昙,谢安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宋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西州路,且尽一杯看。”清查慎行《哭王右朝》诗之二:“东山便是西州路,欲学羊曇计转穷。”汉折叠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钱塘江潮涌之壮美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前辈文化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身生命的领悟,…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钱塘江潮涌之壮美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前辈文化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身生命的领悟,提倡忘却尘世烦恼,追求不拘束的自由心态,抒发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推崇。最后,诗人以约定未来再次相聚的方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祝福。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543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